对比分析假说(对比分析假说的理论基础)

2024-03-05 5:31:15 胖逹赛事 admin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对比分析假说

1、对比分析是应用性的对比研究,特指外语教学中对语言难点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即运用语言对比的方法来预测哪些语言现象会在外语学习中对学生造成困难,困难的程度如何;对学生已经出现的理论加以分析和解释。

2、王力先生曾在《在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对外汉语教学,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中外语言的比较教学。”对比分析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较,使人们对语言现象的描写和研究、对语言特征的了解更为深入。

3、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管理 一 对比教学法 对比教学就是把彼此有一定联系或者有相同条件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加以比较的方法,帮助人们区别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深刻地理解事物的特点、本质及其规律。

4、不同点:(1)产生年代及其代表人物:语法翻译法源于拉丁语教学法,盛行于1517世纪的欧洲,19世纪得到理论和实践上的阐述,代表人物是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自觉对比法盛行于苏联40年代以前。

对比分析假说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是母语的干扰,是否正确?_百...

1、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意义是通过掌握语言这把钥匙去开启新世界的大门。人们从社会、心理、语言学等角度去研究它。

2、学习第二语言是用新的习惯代替旧的习惯,旧的习惯会干扰新习惯的形成,产生偏误。 (二)语言学基础 结构主义语言学把语言看成一个静态的、自足的系统,强调对语言的结构,强调对一种语 言的结构进行细致描述。

3、第二语言对母语不会产生威胁,并且会促进各种综合认知技能的发展。年龄优势:小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相对较强,他们的大脑更容易接受新的语言输入,快速理解和模仿语言表达。

4、语际迁移主要有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凡是母语对外语学习有促进作用的,我们称其为正迁移,凡是母语对外语学习产生干扰作用的,为负迁移。

5、二.提出问题:对于那些连母语都不能完全掌握的孩子而言,过早学习第二语言真的有利于他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掌握吗?三.研究论证 关键期假说 复习概念:关键期假说伦尼伯格所提出的“关键期假说”。

6、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这种影响尤为突出,它表现为已牢固建立起来的母语系统会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积极的促进和消极的干扰影响。

对比分析假说的理论基础

1、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语言结构进行客观、静态描写),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把语言看成是习惯,习得第二语言就是克服旧习惯并形成一套新习惯)和迁移理论(在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就产生迁移理论)。

2、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前提:A 各种语言之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点;B 各种语言之间的异同点都是可以描述的;C 各种语言之间的异同点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产 生迁移的根源。

3、而且他认为两种语言最不同的地方,学生最难掌握,相同的、类似的地方则比较容易掌握。因此他主张对第一语言和目的语进行语音、语法等方面的共时的对比,从而确定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预测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错误。

4、低难度(Easy):适合初学者或有基础的人群。任务或问题相对简单、直观,容易理解和解决。 中等难度(Medium):适合有一定经验和知识的人群。任务或问题涉及一定的复杂性,需要一定的思考和推理能力。

5、它是建立在外语习得理论基础上的。这种理论认为,外语习得和母语习得过程一样,学习外语学生的粗误反映了他们对外 语规则习得过程是一种正常现象。它和70年代以前对比分析理论认为要尽量避免错误的看法是不同的。

发表评论:

最近发表